匿名用户

发表于 2013年12月17日 15:33
楼主
【车间到底问题在哪儿?】

 

我在一家创业型民企负责人事管理工作,入公司已经三年多。公司主营家用及商用饮水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业务,现总人数45人,其中生产队伍人数32人,生产形式主要以手工装配为主。

先大致说下公司的发展背景:

08年成立,那时的业务主要集中在“小型家用饮水设备”的OEM销售,还没有涉及生产;

09年开始尝试整机自主装配生产,零部件依旧采取代加工;

10年,也就是我进公司那一年,公司的业务逐渐往商用领域拓展,开始销售“大型商用饮水设备”,零部件和整机都是外部代加工;

11-12年,随着这一块市场的扩大,公司尝试自主开发了几款机型,并在前面小型设备的生产的基础上尝试这几款大机型的装配生产;公司不断开发新机型进行市场实验,开发能力一步步走向成熟,自主开发的部分机型均得到市场的认可。直到13年中下旬,新机型开始批量生产。

 

但是期间伴随而来的是生产能力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:

1、装配出来的机器质量问题严重,老板坚持实行绩效考核。当时的生产队伍不足20人,由于人员基础等各方面规模限制,我们只是针对操作熟练的老员工制定了绩效标准(事实上涨了工资,老员工是满意了)。但是由于产品种类多,生产不固定,岗位自然也不固定,岗位职责无法责任到人,绩效无法量化,其次是过程缺乏监督,考核周期(季度)过长,管理层与一线针对绩效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,缺少绩效反馈等等各种原因最终导致绩效沦为一种形式。

 2、缺人。新机型的批量生产使得人员需求量增加,虽然生产部一直催着要提前储备,但是老板严格控制“一定要等到正式投产才允许开始招聘”。车间的薪酬构成是“基本工资+加班+餐补”,基本工资是本市最低工资标准,餐补是每天加班2小时以上补贴8块钱,一线员工的主要收入源自于加班,这个的薪酬标准在招聘时确实有难度,加上一开始人员规划不到位,导致人员紧缺。生管就天天催着,老板也催着,人事部开始放下其他的工作,着力招聘,最终半个月内把人招齐了。

3、人招齐了,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了,老板说“计件吧”。新人进来两三个月,工作渐渐熟悉了。生管兼着采购的工作,生产跟单难免有疏忽,为了能尽快交货,销售时不时的会自己去车间盯生产,销售跟一线接触久了就发现磨洋工的现象太多,于是跟老板反馈大家都觉得“做快做慢反正一天都是赚这么多,那就随爷高兴呗”,老板考虑再三,最终决定“计件吧”。

 

于是老板给人事部下了死命令“一定要搞一套计件制度出来”,关于计件,我的看法是:虽然计件的方法是好,但是务实的讲,我认为我们现在的阶段还不具备计件的条件,而且计件解决不了我们效率低下的根本问题。

我们每月的生产人工成本50%是加班,剩下的50%是基本工资,而现在的加班是完全没有效率的,也就是说员工每个月的加班收入就类似是“泡沫”,依据在于目前的人均产值连目标值的一半都没有,经过实验评估,6个人可以完成的基本量现在实际是13个人加班还未完成,加班完全是自主,没有计划没有安排的加班更谈不上能提高效率。所谓的计件换汤不换药,一旦控制加班,员工收入降低,那将面临的又是更大的问题。

但是老板不这样想,他的想法是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制度,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”,我词穷了。做不出来到底是我能力问题还是真像我想的,我们的问题根本不在这里。那我们的问题到底在哪儿?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。

小燕子

发表于 2013年12月17日 50:33
1#
回复:车间到底问题在哪儿?

我想问下:

1、工人是流水作业,还是每个人可以独立完成一套设备的加工?

2、我没懂为什么你认为计件是换汤不换药?

另,这样具体的考核机制问题,由老板主导,人事制定不知执行是否会有效。不知道公司是否有生产负责人?文中没有具体提到不作猜测,但这个人应是关键制定考核机制的人。

关于提到的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,我有一点思考,供参考。

新产品从研发到小批量试产,再到大规模制造是有一个过程的,一般称为新产品导入。在这个过程中工艺或工程技术人员会制定新产品量产的标准WI以及效率标准,包括一些可能的模具来提高效率,减少质量风险。在大规模制造之前,工艺人员要对制程进行充分的试验与了解,包括设备能力,稳定水平,员工技能水平等,达到一定的标准后,无论是量产,还是作为将来考核的标准参考都会比较公平公正。不知道公司是否有这样的流程及配置?